【铁屋里的灯】
旧京的冬夜总比别处更寒些。戏园子后巷的煤渣路上,几个穿棉袍的学徒正呵着白气搓手,他们身后那扇朱漆斑驳的侧门里,隐约传来《雷雨》的台词声。这让我想起吕姓女伶的故事——她总爱说演员要像老北平的宫灯,外头看着素净,里头却得揣着团火。
(一)
展开剩余76%四十年前陕西的黄土坡上,有个扎羊角辫的丫头常蹲在村口戏台子下啃馍。班主甩着髯口唱《铡美案》,她就用木棍在沙地上画脸谱。后来这丫头成了河北省话剧院最早到排练场的演员,总揣着本翻烂的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》,把龙套角色演得比主角还较真。有回演个端茶倒水的丫鬟,她竟琢磨出角色手抖的隐疾,导演盯着茶盏里恰到好处的涟漪发了半晌呆。
(二)
世人皆知她以武则天\"称帝\",却少有人见她在人艺后台啃冷馒头背台词的年月。那会儿化妆间暖气片漏着水,她就着嘀嗒声背《邓颖超》的台词,冻红的手指在剧本上勾画如刀刻。待得飞天奖的镁光灯亮起时,领奖台上那袭蓝布旗袍的褶皱里,还藏着排练场木地板蹭上的松香。
(三)
她家那方四合院有出奇处——东厢房挂着航天模型,西屋堆着分镜头脚本。儿子吴兵幼时总趴在石榴树下用粉笔画\"电影\",如今他镜头里的市井烟火,倒有几分母亲当年观察生活的狠劲。儿媳何琳捧着艾美奖杯那晚,老太太在后台悄悄抹泪,手里攥着三十年前自己那本油印的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。
最绝的是女儿吴青。这丫头打小不爱脂粉爱戎装,某年中秋指着月亮说要造\"能住人的铁月亮\"。如今酒泉发射场的年轻人不知,他们总工程师办公室抽屉里,永远压着张泛黄的《雷雨》节目单——第一场群众演员名单里,有个被红笔圈住的名字。
【尾声】
煤油灯的时代过去了,但总有人把火种传下来。吕家的故事让我想起绍兴老宅天井里的那株腊梅,愈是风雪欺身,愈要开出灼灼的花。今人常道\"虎父无犬子\",却忘了审视自己可曾活成孩子的灯塔。愿天下父母皆能如吕中般,以生命之光照亮后来者的路,如此,方寸斗室亦可成星河。
发布于:山西省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