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时候,有位62岁的网友每日坚持行走七千至一万步,起初觉得对身体有益处,没几日便觉膝盖又酸又胀,颇为不适,连下楼都很吃力,夜里还常常抽筋,其实众多老年人都存在这类状况,本想走路锻炼身体,却因膝盖与脚底压力过大,还真就应验了“久行伤筋”之理,走得过多其实是在耗费气血、损害筋脉。
《黄帝内经》之中言:“人到四十岁,阴气自会减半;到六十岁以上,阳气逐渐衰退”,人过六十,阳气渐渐变弱,运动过多反倒轻易损耗气血,《千金方》也说过:“活动莫超疲,疲亦莫达极”,也就是锻炼要恰到好处就停止,莫要等到没有力气时才罢休,所以六十岁以后,散步别只关注走了多少步,还更要留意下面所述五点。
一、步数不必强求
7000步并非是必要达成的标准,身体状态良好之人可多行走些,气血相对衰弱者,或许5000步便已然足够,怎样晓得是否恰当?
走到身体微微有发烫之感便可,散步结束后若感觉轻松、精神愈发饱满,这样运动量就恰如其分;要是疲惫、双腿沉重,那或许就是走多了,一边走还能一边正常交谈、不气喘吁吁,此强度就相当适宜。
展开剩余52%二、呼吸要跟上
散步并非随意走走而已,呼吸需与走路相配合,若气充足,血便能顺畅流动,呼吸若又深又平稳,气血运行会更顺畅,我建议大家走路时有意识地调整呼吸,吸气时放松,呼气尽量缓慢,不必非要去计数,自己感觉舒适就行,也可在心里默默念“呼吸稳全身松”,这并无特别诀窍,只是助我们将心思专注于呼吸罢了。
三、时间要合适
散步需选对时机,上午较宜活动,下午则适宜缓慢活动,清晨时阳气方才升起,此时去散步可将阳气提振;傍晚时分,气血渐次回收,适当散散步能使身心得以放松,还可调养一日的气机,切不可于中午太阳炽烈、阳气旺盛之时进行运动。
四、选对地点和环境
依传统观念而言,需避开嘈杂之处,于公园、草地等开阔之所,空气清新,利于气血运行,在马路边或者热闹之处,人易心烦意乱,难以安静休憩;并且地面过硬或坡度过陡会损伤膝盖,因此得寻觅一处平坦且柔软之地,并且要穿着合适、宽松的鞋子。
五、别忽略前后细节
开始散步之前,可简单做些准备,诸如转转脚腕、手腕,先让身体逐渐热起来;散步结束后,不要立刻停下,接着再缓缓行走两三分钟,等呼吸平稳了,如此既顺应身体的节奏,又可推动气血循环,散步完毕后,用温热的水泡泡脚很惬意;要是走路时轻轻揉揉肚子,对消化也有益处。
散步是有益之事,关键在于掌握方法,需依据自身的体质,选准时间,挑好环境,多多留意身体的反应,祈望这些提醒能助您走得更为舒适、更为健康。
发布于:湖北省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